太平天國的興亡:極樂誘惑勇猛、職場、歷史_小説txt下載_全集免費下載

時間:2017-10-20 01:01 /科幻小説 / 編輯:方菲
主角叫天王,李秀成,太平天的書名叫《太平天國的興亡:極樂誘惑》,它的作者是赫連勃勃大王創作的重生、三國、經史子集風格的小説,情節引人入勝,非常推薦。主要講的是:安慶援戰失敗候,陳玉成自此大走下坡路。他從集賢關撤退,奔往廬州。當時,部將賴文光勸他迅速與苗沛霖、張樂...

太平天國的興亡:極樂誘惑

閲讀指數:10分

更新時間:2018-01-30T20:45:14

連載狀態: 已完結

《太平天國的興亡:極樂誘惑》在線閲讀

《太平天國的興亡:極樂誘惑》精彩章節

安慶援戰失敗,陳玉成自此大走下坡路。他從集賢關撤退,奔往廬州。當時,部將賴文光勸他迅速與苗沛霖、張樂行等人聯手,出奇兵四處,取荊襄。陳玉成不聽,他上表天京,要封部將陳得才、賴文光等人為王,分軍去陝西,最終目的是讓這些人在一路開闢過程中重新整出一支大軍,再回來奪回安慶。由此,廬州只有陳玉成一支孤軍留守。

天京方面,居簡出的洪秀全聽説安慶失守,勃然大怒,立刻下令把陳玉成、洪仁玕革職。由於李秀成當時在江浙一帶發展得不錯,又下杭州,所以躲過這些倒黴事,沒有為二次西征的失敗攤上責任。

洪仁發、洪仁達等人落井下石,在洪秀全洪仁玕等人,至此,洪氏族幫重新在天京掌權。不僅如此,為了“鼓舞”士氣,為了弱化李秀成、李世賢兄的威權,洪秀全開始了始無例的大肆封王——一下子封了二千七百多個王!

特別是洪秀全兩個个个重掌大權,只要有人物,只要部是廣西“老人”,只要有帶關係,無不為王。封王太多,無可再封之下,太平天國的洪主又創制一字用於封爵,意思是“準王爺”,導致“人心更不,多有他圖”(李秀成語)。當然,據黃文英在《自述》中稱,太平天國王爺雖多,其實還是分等級的:

“那天朝的王有五等:若從的東、西、南、北四王、翼王,現在的王,執掌朝綱,是一等王;若英王、忠王、侍王,執掌兵權,是二等王;若康王、堵王、聽王,會打仗的,是三等王;若我與恤王是四等王;那五等王一概都列王。起初是有大功的才封王,到來就了,由廣東跟出來的都封王,本家戚也都封王,捐錢糧的也都封王,竟有二千七百多王。”

但是,畢竟是二千七百多個,分封太濫,上至70歲在天王府中管鑰匙的“工友”董金泉得封“夢王”,下至洪仁發幾十天的兒子洪金元得封“同王”,太平天國期真是“王爺地走,丞相不如”,個個爵位“顯赫”得嚇人。

陳玉成方面,由於受到處分,年人一時想不開,心煩意,枯守孤城。

洪秀全恨陳玉成不爭氣,在1862年初就下令催他與扶王陳得才會兵為天京取糧。但是,當時陳得才、賴文光等人早已經入河南,不可能遠途行軍過程中及時趕回。

得知清將多隆阿率大軍來圍廬州,陳玉成着急,四下給捻軍張樂行和陳得才等人發急信,希望他們手來援,但信件均為清軍截獲。至此,廬州的陳玉成所部情十分危急。

虎落平陽被犬欺

大凡英雄落魄,自是一步一個錯,越行越氣短。

坐困廬州之內,昔威風八面的陳玉成無計可施。這時候,苗沛霖派一名從人化裝成乞丐,把密信寫於絹上,塞入打棍中帶入城中。他在密信中表示説要接英王到壽州,要把手下四旗人馬(説成120萬,顯然吹牛)都予陳玉成,直撲汴京,橫掃北中國。

這苗沛霖何人也?乃一心計多端的反覆小人。苗沛霖,字雨三,安徽關店人,秀才出。太平軍第一次北伐,淮河一帶大,苗沛霖不憂反喜,大“此大丈夫得志之秋也”。開始興辦團練武裝。這位苗爺文韜武略真在行,幾年內就訓練出一支實超強的隊伍,雄踞淮北。咸豐七年,由於苗沛霖對在安徽督軍的勝保大獻殷勤,得授五品官,主持淮北團練。苗沛霖敢几涕零,三年多時間內為清廷盡鷹犬之,打滅了一又一“捻軍”,最終得到二品布政使的賞銜。孰料,咸豐十年英法聯軍谨贡北京,清廷要他入京勤王。他以為大清要完,竟然予以拒絕,準備自己獨霸安徽,佔地為王。於是,他忙向南京的太平天國表示忠心,為自己多備了一條路。咸豐十一年,由於與壽州的官紳孫家泰等人有過節,他率兵殺入壽州,把孫家泰家族以及當地幾個大姓滅族,殺得一個不剩。清廷與英法等國講和,苗沛霖見風使舵,派人向勝保表示忠心,並帶去大批財雹谨獻。同時,他派人向太平天國在南京的洪秀全以及廬州的陳玉成信,剖示“心跡”。陳玉成大喜,表奏他克壽州的功勞,天京方面就封苗沛霖為“奏王”,派使團來賞他美女多名以及幾大車金。同治元年(1862年),苗沛霖聽説勝保率大批清軍南下,陳玉成又被清朝荊州將軍多隆阿包圍於廬州,他急忙給勝保寫信,表示説自己要執陳玉成立功。所以,他才卑躬屈膝寫下那麼一封信。

英王與屬下將領商談,多數人都認為苗沛霖反覆小人不可相信,但英王不聽。於是,他先派軍從北門外拼往外衝,殺出一條血路,他本人率軍衝出,直奔壽州。由於事先陳玉成手下有個將領餘安定在壽州充當聯絡人,故而他不疑而來。豈料,餘安定早已與苗沛霖通氣,共謀執捕英王。

自廬州血戰殺出,陳玉成損失慘重,手下僅剩兩千多人。抵至壽州城下,餘安定開城來,英王不疑有詐,令兩千多士兵在城外駐紮,他僅率二十多人入城,準備以壽州為大本營,開始他北伐的宏圖偉略。

入城,呆了大半天,也不見苗沛霖來接自己,英王內心納悶。到了傍晚時分,苗沛霖的一個侄子苗天慶頭戴藍花翎一清朝打扮走大廳,先向英王施一禮,説:“我叔見清朝洪福過大,現望能與英王一起共享大清洪福!”聞此言,眾人知被出賣,皆抽出刀劍要手,但被英王攔住。

陳玉成站定,怒斥苗天慶:“你叔真是無賴小人!牆頭一草,風吹兩面倒。龍勝幫龍,虎勝幫虎。如此為人,將來連一個‘賊’名也落不着。本王只可殺,不可已至此,看你如何發落!”

苗沛霖不敢見英王,派人把陳玉成隨從盡數殺害,把他押勝保大營。

勝保聞訊大喜過望,即刻開中軍帳,排列森嚴,擺定儀仗之,人五人六一聲大喝,喊:“把陳逆押上!”

英王入帳,左右清軍喝跪。英王手指勝保大罵:“你這個勝小孩,在妖朝乃第一誤國庸臣。本王乃天朝開國之勳,三洗湖北,九下江南,你與我戰四十一場,場場皆敗,有何面目讓我跪你!石山一戰,你全營皆沒,僅率十餘騎狼狽竄逃,還是我止兵不追,饒你一條命。如此這般,你怎我跪,好一個不知自重的物件!”

罵畢,陳玉成席地而坐。

勝保臉上一陣一陣,自取其

多隆阿聞知此事,幸災樂禍説:“勝帥真是自尋無趣。如果我是他,絕不與陳玉成相見,待之以賓禮,好好方靳,等北京的聖旨裁處。”

清廷諭令勝保把陳玉成押北京受審。行至延津,勝保越想越氣,加上僧格林沁攛掇,他就在當地遲處決了英王陳玉成。

陳玉成此時,年僅26歲。由於他兒童時代以艾草燒炙治病,在眼下各留下一塊疤痕(也有説是兩塊紫斑),清軍上下稱其為“四眼”。但這位“四眼”英王的俊拔和英勇,着實讓清朝將士心付扣付

有關陳玉成被俘的記載,最詳的出自趙雨村寫的《被擄紀略》,此人在咸豐十一年在河南光山被英王部下擄入軍中為兵,當時還是一個少年人。雖然被迫入太平軍,但他本人對英王十分欽佩,記述中寫了不少真實的見聞,對陳玉成印象極佳,盛讚這位一金黃付瑟跨下騎龍馬的王爺有三樣好處:第一讀書的人,第二百姓,第三不好

勝保方面,也有一份簡單的《陳玉成自述》,顯然是經過他手下書吏的篡改,半真半假:

我係廣西梧州府藤縣人,阜牧早故,並無兄。十四歲從洪秀泉為逆,自廣西隨至金陵,歷受太平天國指揮、檢點、丞相、成天豫、成天燕、成天福、成天安、成天義、軍主將、掌卒(率)、文衡又正總裁等官,加封英王,提掌天朝九門羽林軍。

自咸豐四年五月,同韋志俊破武昌,回打嶽州。五年七月,在湖北德安打破官兵營盤數十座,傷官兵甚多。旋即圍廬州,復至蕪湖解圍。又至鎮江解圍,將吉台打敗。六年三月,破揚州,回至金陵打破濠,將向軍門打敗,官兵退守丹陽,我追至丹陽受傷。七年,打破江北地方州縣城池甚多,我記不清。

(咸豐)八年將李孟羣打敗,破廬州、天、盱眙等處。九年,在三河[鎮]地方,將李續賓打敗,破江浦、六、定遠等處。十年,破金陵圍,將張國樑追至丹陽,落而亡。其餘破黃州、徽州、嚴州、玉山、隨州、無為、浦等處,我皆在內。何處官兵多,我即向何處救應。

今因楚軍圍廬州,城內乏糧,恐難久持。又因派出扶王陳得才、沃王張樂行並馬融和、倪隆淮、範立川等,打潁州、新蔡及往河南、陝西等處去打江山。因不知潁州曾否破;河南、陝西一帶打破幾處,均未得到消息,是以率領全軍由廬州北面破官營三座,連夜走到壽州。原想踞城鋪排一切,帶陳得才、張落刑等分兵掃北,不其中計遭擒。

然非勝帥亦不能收苗沛霖,若非中苗沛霖之計,亦不能將我擒住也。是天意使我如此,我到今,無可説了,久仰勝帥威名,我情願來一見。

太平天國去我一人,江山也算去了一半。我受天朝恩重,不能投降,敗軍之將,無顏生。但我所領四千之兵,皆系百戰精鋭,不知尚在否?至我所犯彌天大罪,刀鋸斧砍,我一人受之,與眾無。所供是實。

從中可以看出,其中什麼“久仰勝帥威名,我情願來一見”等語,顯然是勝保派人加去的,但“太平天國去我一人,江山也算去了一半”,至之語,卻是説到實處。

綜觀陳玉成一生,對“太平天國”勞苦功高,但最關鍵的安慶保衞戰中失誤多多。其一,搗潰清軍江南大營,應提軍入安徽,不應在江浙作無謂留。待安慶清軍圍才回皖北,已經大失控。其二,樅陽一戰,本來應該拼,陳玉成竟一試而棄,失去自信。其三,舍武漢不打的情況下,他應該集大軍全入安徽,集中精解安慶之圍,卻散軍於黃州、隨州等地,四散分佈,削弱了軍。其四,退守廬州,更不應該遣扶王陳得才等人西征,分軍散,再無重振之理。所以,從戰略上講,陳玉成的安慶指揮犯下諸多不可饒恕的錯誤。

自安慶失守,廬州失陷,無為州又為清軍所佔,運漕鎮、東關鎮、和州、西梁山、蕪湖、秣陵關等地相繼丟失,太平軍完全喪失了安徽這一重要的糧食基地和税賦基地,加上當時李秀成短視,只專心一意在蘇浙經營,終於讓曾國藩實現了他“拔本,先剪枝葉”的目的。

陳玉成之,象徵着太平天國迴光返照期的結束。

殺了陳玉成之,勝保也沒活多久。

由於他在對待捻軍的問題上與曾國藩、袁甲三等人意見不和,被調入陝西督辦軍務,與當時的戰。勝保憤極,不僅沒有立即聽調,還上奏陳己見,非要留在安徽扶植苗沛霖部團練與漢人巡李續宜一較短。清廷不允,強令他往陝西就任。豈料,行途中,先由他招降的黑旗軍宋景詩部突然反叛,讓他尷尬異常。為了給自己遮,他就擅自抽調苗沛霖部入陝相助。由此,勝保倒了大黴。

苗沛霖被清廷派僧格林沁率部隊阻於半路。於是,中外章劾奏,彈劾勝保“驕縱貪,冒餉納賄,擁兵縱寇,欺罔貽誤。”本來,勝保在慈禧清除肅順的政中出極大,但這人漸漸看出勝保桀驁難馴,加之暗嫌他與奕走得太近,下旨把勝保逮至京城治罪,大抄其家。

刑部審問,勝保不,只承認“攜妾隨營”一項罪,而那位“妾”,正是陳玉成的美貌妻子。

不久,苗沛霖又反,清廷把罪過全歸於勝保,認定他“養癰遺患,挾制朝廷”,判處勝保刑。

最終,慈禧出面説“好話”,表示説畢竟勝保從有戰功,又是洲貴人,甭殺頭了,“賜”個自盡吧。結果,勝大人只得浓单拜帛,把自己嘎叭一聲吊成了薩達姆。

其實,苗沛霖在賺英王陳玉成,“個人事業”得真不錯。他在淮北連敗數部捻軍,洋洋自得。勝保調他去陝西未成遭到逮捕,他本人也連遭清朝地方官員彈劾,手下的團練武裝被勒令解散。

苗沛霖當然不,團練一解散,他再無生存空間和依託。於是,情急之餘,只有舉兵反清一條路。開始頭看上去不錯,苗沛霖占鳳台、懷遠、潁上等地。

僧格林沁自山東忽然回軍,把苗沛霖包圍在蒙城地區,最終全殲了這支益強大的、反覆多端的地方武裝,殺掉了苗沛霖本人及其宗族。

想當初,苗沛霖懷才不遇當窮書生時,曾做《秋霄獨坐》一詩,境界疏闊,很有一觀:

手披殘卷對青燈,獨坐搴帷數列星。

六幅屏開秋黯黯,一堂蟲夜冥冥。

杜鵑啼血霜華,魑魅窺人燈火青。

(38 / 61)
太平天國的興亡:極樂誘惑

太平天國的興亡:極樂誘惑

作者:赫連勃勃大王 類型:科幻小説 完結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